English

心理教育进入中学课堂

1998-12-30 来源:光明日报 陈艳敏 我有话说

前不久,北京市二十中高一年级班主任尹政君老师的一堂主题为“尊重别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观摩课,把海淀区教委在二十中召开的海淀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现场会推向高潮。

这堂课是按照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试用教材《中学生心理导向》设置的。根据高一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在指出别人错误、表达对别人不满时常忽略别人感受、使用不当语言、影响人际交往的特点,避免传统的说教,采取活动的上课方式,通过情景设置、角色扮演、分析思辨、行为矫正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观摩课以小品开场:自习课上一个同学在做数学题,另一个同学却不管不顾地大声朗读英语,做题的同学感到很烦躁,却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同学们回答都很踊跃,有的委婉幽默,有的被动消极,有的则出言不逊。参加现场会的教育部有关领导、海淀区教委领导及80多所中学的校长、班主任等200多人都被同学们精彩而投入的表演以及丰富而真实的回答吸引了。接着,老师让分组集体讨论,要求各组推出最好的和最坏的答案并说出理由,通过同学由衷的自我分析,得出结论。整个课程以同学自助、老师点拨的方式得到启示。全课按照教材的“明镜台”(通过活动创设情景)、“智慧泉”(分析思辨、训练矫正)、“回音壁”(联系实际自我教育)和“启示录”(得到启示)四个环节进行,最后在《爱的奉献》的合唱中结束;“爱是love,爱是……爱是……”给人以温暖愉快的感觉,自始至终同学们表示了很强的参与意识和很高的热情。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目前约有30%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大约15%的中小学生患有心理疾病,其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考试焦虑、孤独、敌对、恐惧、抑郁、人际交往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与自我否定等。教育界人士认为,在中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个体的自我观念、求知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健全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到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大事。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海淀区85所中学中已有60多所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课在师生中反应良好,理工大附中对学生进行的心理课必要性问卷调查显示:98.5%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心理课,他们感到心理课能敞开心扉,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